扫一扫加微信
7月5日-7日(每天9:00-18:00)开始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近期不少家长也在咨询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一所大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在众多高校中,怎样认清自己,在已有分数的基础上做出对的选择?跟随济南立行学校一起来了解一下!
“冲”可以“冲”多少?
对不同分数段的考生来说是否有所不同?
答:这个问题通俗的说,就是考生选择志愿的“天花板”设置多高合适。太高了,无论怎么跳都够不着,选低了怕亏了考的分数/位次。
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近两年来各高校在山东省投放的招生计划数、最低录取位次、录取平均分等数据,这个数据分别在《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大绿本)和《现代教育》考生必读专刊中,再加上一分一段表中考生位次和累加人数,那么考生就以自己的位次为基准,建议考生选择冲的位次数与自己的位次挂钩。
单纯说冲多少位次不是很准确:比如咱们定一个固定的往上冲的百分点——20%,就是说按照自己位次往上冲20%以内。若考生的位次是第1万位,那么选择冲的志愿的位次在8千到1万之间,也就是说考生选择2024年录取志愿在8千到1万位左右的专业作为冲的志愿,8千位次到1万位次跨度是5分;再比较一下第5万位次的考生,也按照刚才说的自己位次的前20%以内,那么就选择4万到5万之间的志愿作为冲的范围,成绩跨度是10分;第10万位次到一段线以内的考生,选科为物理+化学的考生,建议冲的位次可以2-3万位次之间;例如一个20万的考生,在设置冲的志愿时,可以去冲下17万左右的院校及专业。而选科为没有物理+化学的考生,因为偏文科的今年竞争比较激烈,一定要在保的志愿上设计的更稳妥一些,建议保的志愿,下探3万——4万位次左右。比如20万的考生没有选择物理+化学,那么在保的志愿上就要设置到25万左右。
因此,建议考生结合自己具体的位次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要拘泥于一个固定的冲的比例。位次比较靠前的,比如1万位以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冲是自己位次的30%左右;1万到10万左右的可以选择20%左右;10万以上的建议10%左右比较可行。
那冲稳保的数量如何设置?
根据往年高考录取情况,建议高分段考生(8万位次之内),设置96个志愿的时候冲的部分可以占一半,比如说96个志愿当中可以拿出48个冲,24个保,24个稳,前面48个志愿冲不上了,后面稳的和保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建议中分段考生(8万位次——16万位次之内),设置96个志愿的时候可以“稳”为主。96个志愿当中至少要保留48个志愿是作为稳这一阶段的,冲的部分大概24个,保的部分24个。
建议低分段考生(20万位次之后),同学们在设置96个志愿的时候一定要保底的部分多一点,大概有一半的数量要放到保底上,也就是说48个志愿要放到保底,其中24个冲,24个稳。甚至如果分数再低,到了25万位次那一段的时候,保的需要更多一些,也就是说我们把各种本科段能够上的院校都进行尝试,争取保证上本科院校。
以上建议均根据往年高考录取情况提出,仅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96个志愿如何排序?
完全依据往年的录取位次是否合理?
答:按照录取位次排序只是进行志愿填报排序的一个角度,在进行志愿排序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如下因素:考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地域、高校的学科特点、考生未来的职业偏好以及薪资水平等因素进行选择。还要考虑院校、专业的综合实力。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更为先进的水平,是考生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专业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是高考考生及家长选择专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占56.8%),次之是个人兴趣(是36.6%)、是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34.9%)、是否位热门专业(34.4%)等。
选大学,首先要清楚大学的层次
在我国具有独立招生资格的两千多所高校在学校的录取层次上有本科高校、高职专科院校等,在办学类型上还有公办大学、民办大学、职业大学等办学形式。每年在高考报名时,总有一些“野鸡大学”误导考生。此前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高校的名单。截至2025年6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919所。考生在志愿填报前可认真查阅。
了解一所大学,必须了解校史
1、到大学官网查看资料时,一定要看学校的简介,尤其是这个学校的历史。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从学校的历史中能够看出山东大学的办学实力以及影响力。
2、了解学校的曾用名,也可以加深对这个学校的了解。像山东科技大学原名山东矿业学院,通过曾用名就能判断出学校在矿业、地质等方面的学科优势。
查看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这些都关系到你所选择的专业是否拥有更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教育部每五年进行一次学科评估,对全国各大学的各专业学科进行全面评估,这个评价结果最能体现一个学科的真实水平和在同行中的地位。考生可以参考这个评估结果报考相应大学的优势专业。
从院士和硕士博士点看专业
院士数量的多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学校的实力,尤其是以自然科学学科(理工农医)为主的学校。学校会对优势专业有所侧重,一般都会为最具优势、最有实力的专业聘请校外院士。
从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和学位授予的专业上,也可以看出这所学校侧重的优势专业。
那些名字颇有特点的学校
还有一种大学,你通过名字就能知道它最好的专业是什么。如某某政法大学、某某电力大学、某某铁道大学、某某邮电大学、某某电子科技大学等都属于这样的学校。通过这些名字,容易知道该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这样的学校,除了最好的专业外,与大学名字里包含的专业相关的专业也会是不错的选择。
学校和专业,优先选择哪一个?
职业目标明确,优先选专业
有些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一定规划,很清楚将来想做什么,能聚焦想报考的专业。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要首选专业。当然,前提是必须充分了解专业内涵,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职业目标不明确,优先选学校
大部分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较模糊,对学习哪种专业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没有深入的探索。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优先选择学校,选择理想大学的一些通用性较强的专业。等进入大学以后,再探索未来职业目标也不迟。
如果想学工科
如果想学工科,应该以专业排名为导向。工学的专业排名代表着一所学校在这个专业的先进程度。
如果不学工科
首先以城市地区为导向,其次考虑学校排名,最后考虑专业排名。除了工科外的其他专业,地域的选择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你在哪里上学,毕业后考虑留在这一城市的可能性很大,不同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相关产业不相同,提供给毕业生的选择也不同。
不同分数段有不同策略
高分段考试可根据自己的分数段选择最佳的学校和专业。
中等分数段考生可以优先选择院校,尽量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
较低分数段的考生,不管有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主要从就业角度考虑,可以选择专业为主。尤其是一些高职层面的考生,选择一个擅长或者喜欢的专业,未来就业相对更容易。
入校后还有专业选择机会
在学校和专业选择方面,考生不必太纠结,并非一次选择定终身。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施大类招生,考生可以优先选择一个“专业类”,入学后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根据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
很多高校有较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也可以进行了解。为配合转专业政策的实施,很多高校还开设双学位、第二专业以及辅修专业制度,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选择范围。
志愿填报日程
各类别表格包含志愿填报时间、录取结果查询时间。
普通类考生
春季高考考生
艺术类考生
体育类考生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