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部分地方高校正在强势崛起。
地方高校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而地方高校扎根地方,凭借自身特色与区域产业高度契合,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展示出独特的优势。
4月15日,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地方高校再次以不俗的表现令人瞩目。本文针对地方公办高校(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排名进行分析。
一、地方高校百强,谁坐龙头?
在今年的地方高校中,南方科技大学再次夺得桂冠,排在地方高校百强榜首。上海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分别位列第2名、第3名,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为前三甲。此外,跻身前十名的还有郑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
医药类地方高校是地方高校百强有力的竞争者。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均排在医药类榜单前列;上海中医药大学则在今年新推出的中医药榜单中排第2名;这些高校都在地方高校百强中表现得可圈可点。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地方高校百强中,“江浙粤”展示出领先优势,进入百强的高校数量排在前三位。山东省紧随其后,百强高校数量达到10所。
二、山东高校情况
地方高校TOP100,山东共有10所高校上榜,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36)、青岛大学(42)、山东科技大学(60)、山东农业大学(63)、山东财经大学(69)、齐鲁工业大学(74)、曲阜师范大学(86)、山东第一医科大学(92)、青岛科技大学(97)、山东中医药大学(97)。
从上榜数量上来看,山东共有10所高校进入榜单,仅次于“江浙粤”,但从排名上看,我们还是有一些差距,前十名院校基本广东江苏上海的高校,我们最好的位次是山东师范大学(36)。
山东省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历来都非常重视,无论是2025年的经费预算,还是前面陆续出台的双一流建设计划,山东都是走在全国前列。
山东师范大学目前已经坐稳省内高校第4名的位置,排在三所双一流高校之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五轮学科评估里面获得A-,山师的教育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都很强,曾经还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是我省冲击双一流的重点支持对象,也是省内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力军”。
青岛大学当年由多所高校合并而来,学科门类齐全,但缺少顶尖学科。目前主要还是得益于青岛医学院加持,科研实力明显增强,一直以来也是稳居省内高校第5名的位置。
山东科技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在第五轮学科评估里面获评A等级,学科表现突出,但山科的优势都集中在传统工科,比如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新兴学科方面略显不足。
山东农业大学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有较为突出的学科,科研实力和硕博点等方面表现突出,录取分数线不是很高,是我省全力支持冲击双一流的高校,学校的作物学在第五轮学科评估里面获得A-。
山东财经大学在财经类高校里面拥有很高的认可度,尤其是省内就业普遍不错,今年排名进步很大,学校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金融学、法学等专业很强势,报考的性价比较高。
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合并后,自身的科研实力得到质的提升,综合实力变得很强,包括轻工、计算机、生物医学等学科都得到快速提升。
曲阜师范大学今年整体上升20个位次,上升的速度非常快,令人意外。学校整体排名迅速提升,主要是因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得分很高,还有自身的教学成果较为突出,我们都知道曲师大的考研率非常高。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前身是泰山医学院,后来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合并,最终实现升级改名,超越山东诸多的老牌一本大学,属于改名非常成功院校之一。在省内医学院校里面,仅次于山大齐鲁医学院和青大医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以化工、材料科学为强势学科(橡胶工程领域国内知名,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同时机械、自动化、信息等工科专业也较有实力。部分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行业认可度较高。
山东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有限,但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实力较强,部分学科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